不知不觉,需要读的书立刻又像一座大山一样立在我的面前。
《老美国志异》不算太厚,加上格莱尔.马库斯的史料分析实在五花八门,越往后越让我不知所已然。所幸一次在车上读它,下定决心一气胡乱翻完了事。假装自己已经把它解决掉。
接着是乔普林的传记《活埋蓝调里》。与上本书正相反,我读它几乎是一字一句都不差地在咀嚼。读她的家乡情况,她的父母家人,她的吸毒戒毒又吸毒,她的不自信,她的佯装对性的开放,她的对爱的渴求......读完一半,觉得不过瘾,暂时放下。包括她12张唱片的下载包现在已经呆在我的文件里。待我先解决完《一个女士的肖像》,或者七百页的《我的名字叫红》再说?
我几乎对帕慕克隐约地在书中提出东西方对话不甚关心,我也不关心他在书中每章更换一个角色叙述的叙事方式。我只为他那细腻的笔触所折服,所沉醉,所慑服。
“我听了听小小世界里的各种声响。厨房传来了煮东西的声音和柠檬与洋葱的香味:我知道哈莉叶正在煮胡瓜。谢夫盖与奥尔罕在庭院的石榴树下嬉闹,玩‘剑客’的游戏,我听见了他们的叫喊。父亲则安静地坐在隔壁房里。”
我佩服的一个人说:
所谓“兴趣广泛”有的时候并不见得是好事儿。
所谓“学习”是“学”之后再加上大量的“习”(练习)。
两个小建议能够用来解决问题:
必须至少精通一项技能。任何一项技能的高度精通,会使得拥有这项技能的人对关于学习的方方面面拥有深刻的认识与体会。进而对自己的有关学习的决定能够真正做到“深思熟虑”
拒绝相信“速成”,相信“精通任何一项技能至少需要十年时间”。这种常识(当然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常识)会让相信它的人沉着、冷静,不易受到外界影响——至少在学习方面。
贴在这里进行自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